2007/01/08

時尚名媛之「名媛行銷術」

名媛、派對、狗仔,成為一種危險的「三角關係」,互相剝削,卻也共生共榮,熱鬧風光之餘,其實檯面下大有文章…

PART 1…名媛行銷術
名媛。對台灣社交圈來說,是「名詞」,現在更是進行式的動詞。其實,台灣名媛文化的啟動,和媒體的運作,有不可切割的關連性。

有人要登、有人想看,當然就有人會演,於是,「具有相當社經背景的女人」和「想盡辦法要出名的女孩子」都和「名媛」畫上了等號,成為一種現象,一種新的身分,和一種社交圈裡的角色扮演。

■ 名媛老先覺

紅玫塊、白玫塊、尹雪豔

張愛玲小說「紅玫瑰與白玫瑰」裡,30、40年代上海交際圈的「白玫瑰」是名媛,「紅玫瑰」則是名女人,其中分野再清楚不過。白先勇「台北人」書裡「永遠的尹雪豔」女主角,更是不折不扣的社交女王,不論身家,光是叱吒風雲的手段,和光鮮亮麗的出場,絕對是台灣名媛的前輩。

■ 名媛相對論

富爸爸重要?或高明手段重要?

怎樣才算「名媛」?「有顯赫家世背景的仕女,」每年舉辦大型時尚派對的麗晶精品協理許淑憫,為名媛下了這樣的註腳。她眼裡的真名媛是低調到不想曝光的。

「個人的時尚品味,才是必備條件吧,」常出席大型時尚派對的ELLE雜誌總編許心怡,則認為財力和名媛不能畫等號,「她爸爸、媽媽的財產,不應該是名媛的血統保證書。」

■ 名媛製造機

名牌要活廣告,名人想開財源

「如果說台灣名媛是名牌造就的『產物』並不誇張。時尚派對絕對少不了這些打扮入時,又有話題,免費為名牌當活廣告的名媛。只求出名的女人和名門之後,真真假假、混處一室,但卻也更滋長了名媛的熱度。

PRADA台灣區總經理施利廉觀察,台灣名媛文化發展有其社會背景和市場需求。台灣中小企業抬頭,從商人過度到實業家,有錢的想要有名,有名的就會有錢,不論曝光是為了哪種目的,台灣名媛終於有機會露臉!

■ 名媛與名牌

愛她熱場子,怕她捅樓子

品牌和名媛之間關係微妙。很多VIP既是潛在大戶又兼具名人身分,名牌需要漂亮的名人拉抬人氣,而女人呢「還有什麼比一夜成名更能滿足虛榮?」雖然名牌對名媛「愛恨交集」,但愈熱的場子愈少不了漂亮人物,台灣名媛的氣候已經養成。

香港TATLER是一本報導上流社會的名流雜誌,不靠露胸擠乳、劈腿八卦的名人專欄,居然也競爭到「這期我女兒怎麼沒上?」的熱烈地步。

■ 名媛汰換率

場子少、面孔老,折舊當然高

有人把台灣名媛純度不夠、身家不清的責任,歸究於傳媒走偏鋒,一味要爆料,影響了社會對名媛的定義。

但是,場合不夠多、缺乏多元化,老是那幾張臉,而且過度商業化炒作,會膩!許心怡說,如果名媛和台上模特兒穿一樣,只是個看不見個人風采、特質的名牌魁儡,那麼多一個少一個,也沒差!

名媛,這兩個字拆開來解釋,名和媛未必並存──究竟是名氣重要,還是教養必要,就端賴視看熱鬧的觀眾和看門道的媒體,怎麼看待了。

【新聞來源:2007/01/08 聯合報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